|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一座古塔 — 带你读懂传说中的‘安吉第一塔 ’

一座古塔 — 带你读懂传说中的‘安吉第一塔 ’

关键词:安吉县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安吉县,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anji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20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站在安吉县安城东门远眺东面偏南方向有一座挺拔、雄伟的古塔,它叫灵芝塔。

灵芝塔是年代悠久的古塔,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反映了我国五代时期建筑艺术成就。




1989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灵芝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灵芝塔更散发出巨大魅力,成为安吉历史文化的象征,故鄣的地标!


沿着在原来用鹅卵石舖就的古道改建而成的宽阔柏油大道前行两里许,便到了马家渡,南折1里,有座南山,在北麓穿过茂密的竹林,有一块灵芝塔的文物保护碑,不知道为什么已经残破。紧邻着西苕溪,矗立着一座秀长挺拔,风姿绰约的灵芝塔,虽经千余年风雨沧桑,至今仍散发着端庄凝重而又飞扬灵动的浪漫气质。


一天,有个乡民在马家渡南山发现了千年灵芝,当即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按照旧制,灵芝属皇家用品,平民是不得食用的,“得之者,必献朝廷。”因产灵芝的地方聚集着天地之灵气,故为福地。钱镠择地而建,因灵芝建塔,遂以灵芝名塔以记之。




嘉泰《吴兴志》载,

灵芝塔为五代吴越国王钱镠(liú)所建。

据同治《安吉县志》记载:

“灵芝塔在顺安乡马家渡南山麓,

相传五代吴越时建,

虽不甚高而至今千余年,巍然独存。”


唐末,籓镇之祸、黄巢起义,令光辉灿烂的大唐帝国在九世纪的日落余晖里终告崩溃,中国历史又一次进入了混战不断的大割据时代。




在中原地区前后五代更迭。五代初时,经济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由浙江临安人钱镠创建的吴越国却平和安宁,富甲东南,境内从未受战乱之扰。(编者注:钱镠还是杭州城的缔造者。范仲淹曾有诗赞钱镠:“东南重望吴越福星,保国帷贞勤王唯诚”。)907年(编者注:后梁太祖朱晃开平元年,吴越钱镠唐天佑4年)4月,后梁太祖朱晃封钱镠为钱塘王,当时的安吉隶属杭州辖地。


此塔算来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这要比孝丰镇东南宝塔山的云鸿塔(于1797年建)早近900年。所以可以称得上安吉第一塔。


然而,在安吉的民间一直就有刘伯温为助明开国而建灵芝塔以镇王气风水的传说殊不知刘伯温生于1311年,卒于1375年,这正是元末明初时期。他确实是朱元璋的助明开国的功臣。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而要回到400多年的五代去建塔,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说这个传说只能是那些好事者杜撰的。


事实上,建造灵芝塔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毋容置疑。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钱氏三世五祖励精图治,以“信佛顺天”为宗旨,大力提倡佛教,大修佛塔和寺庙。“寺塔之建,倍于九国”,谮说友编《咸淳临安志》卷2中:“东南塔庙之盛,自唐而更钱氏,日增月益,不可遽数”。


尤其是以杭州为中心的吴越国地区,成为一个佛寺林立、僧众云集的名副其实的“东南佛国”,使浙江佛教进入了历史的鼎盛时期。仅在安吉境内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建于五代的寺院,就有包括现存的灵峰院在内的寺院五座,安吉县城内的常乐禅寺(编者注:吴越国骠骑将军吴项古宅,舍为罗汉院。宋治平间即公元1604年——1607年改为常乐寺)也是五座之一,只是现今已经湮灭匿迹了。


然诸法无常,缘生缘灭,昔日的梵音缭绕、暮鼓晨钟,现在只能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与缅怀的空间。幸运的是在安吉县的灵山秀水中,因历代有好心人的修缮与保护,至今仍散落着几处五代佛海的遗珍。这座灵芝塔,它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始终顽强地屹立于大地,使我们领略了五代佛教建筑之美丽,造塔技艺之高超,这应该是前贤留给我们今人的珍贵馈赠。


近观灵芝塔,高耸秀丽,造型优美。整个塔身的形状是一层小于一层,自底层起每往上一层,塔身边长渐次减小,外部轮廓线条逐层收分,面积依次缩小,因此该塔外形形似锥体,外观有腰檐密集之感。二层以上塔剎由覆钵、相轮、葫芦宝顶组成。




整体观之,塔身秀长挺拔,与杭州保俶(chù)塔趣味颇为相似。保俶塔虽为近代人所修,其成为与一般楼阁式塔迥然有别的样式,恐怕也不是建筑家的凭空想象,而是有其由来。

保俶塔也是建于五代时期,

只不过比灵芝塔稍稍晚了几十年。

很有可能是灵芝塔为保俶塔提供了建筑的蓝本,

灵芝塔的存在,足以证明这一点。


据有关资料记载:灵芝塔是实心体建筑,这也应该是该古塔的奇特之处。通高22.46米,底层塔身每面宽1.65米。八面九层,为楼阁式砖塔。各层每面均辟有一壶门式壁置二佛龛,用平砖和菱角牙子相间叠涩出檐,叠涩檐的立面上下均微向内倾,仍保留唐代遗风。所谓“迭涩”,就是砖石层层向内挑进或向外挑出的砌筑形式。底层较高,下砌须弥座。上覆筒瓦。勾头饰宝相花,花瓣丰满。滴水饰重唇锯齿纹,层脊饰脊兽。在层脊上设置陶脊兽,在浙江乃至全国皆极为罕见,为研究五代的佛塔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铁刹由覆钵、仰莲、相轮、宝瓶等组成。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寇对安吉县城的大轰炸中,塔身、塔刹严重倾斜。塔面均遭破坏,不论是佛龛,塔檐,还是基底,许多外部构建雕刻都遗失或被损坏。塔顶部位有龙头构件,1989年9月被盗。原来每一层都有塔檐起保护佛龛作用,但在岁月的变迁里,因为自然的摧毁和人力的破坏而大部分遗失。塔檐大部已经不存,现存的塔檐是后来修复的。


1993年县文物部门对这座古塔进行抢救性的全面大修。虽然现塔只是修复塔,但也是根据古书记载原塔的样子修复的,把塔由倾斜恢复为垂直,把遗失的构件根据古书记载里的样子做来,修补上去,使塔保持原来的样子。因此也能看出唐代建筑的一些特点。


修复时,在天宫发现了重修灵芝塔铭金涂塔1座,还有铜镜、玻璃珠、玻璃瓶、水晶六棱柱形器、银鎏金镯以及6800多枚唐宋钱币等信男善女供奉之器物。塔刹顶部金涂塔的底座还有錾刻铭文,是该塔在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和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两次修缮的题记套筒,其一铭文为:“安吉县施中立与家眷等,”先出资伍百贯,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这在当时也算是个不小的数目,再联系信众,劝导那些有钱的豪贵人家,“修永安院,故塔及屋宇圣像等。”“时大宋庆历七记(年),岁次丁亥三月初八下手修,”四月十六日安放金银塔一座,“安真身舍利佛骨,”“二十五日竖由囗,永远供养,上答四恩。”这里说的四恩即: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三宝就是佛、法、僧,可尊可贵。“三□,同劝缘钱塘张德之。塔主僧贰古谨既记。”


其第二方铭文记录:安吉县的灵芝塔院,在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二月初四日开始重修的,这时南宋已经经过了130多年的休养生息,励精图治,人们把安定的生活寄于佛法,于是“伏豕囗,施财添助。”“沈府学士潜施财墨珠,沈府仙尉、琳熹舍塔心,司门范国华同母亲王氏舍钱,潘道恭、南门信士戚吉同妻吴氏舍钱一千贯文,信士王用亨并妻丁氏舍财添助。主持僧囗同干绿、程道净、何道清、沈道正、沈道成、姚道锜等,”“所祈功德,上报四恩,下资三宥(编者注:对于不能正确识别犯罪客体的误伤,不能恰当预见犯罪后果的误伤,以及没有主观故意的过失等三种违法犯罪行为,可以给予减轻刑事责任的宽宥处理。)法界,有情同成种智。安福乡铸冶匠施通”。有关专家根据塔的形制、风格、构建等综合考证并结合这些铭文,确认灵芝塔始建于五代时期并在宋代均由民间筹资进行过二次修缮。


由铭文中还可得知,灵芝塔当年为永安院中一佛塔,并安有真身舍利佛骨。现永安院遗址一带四周竹木茂盛,存有一池塘波光潋艳,环境优美。遗址已经湮没在南山南麓荒草杂树中的,但只要仔细寻找,还是依稀可见的。


这批珍贵的文物现收藏在安吉县博物馆内。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911648573 传真:18911648573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